近期十余个省份由于供电紧张,宣布拉闸限电,从做六休一,到做四休三,再到做二休五,严控用电的力度慢慢的变大,貌似制造企业越来越困难。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,那身处制造企业的注塑工业人除了吃瓜,该如何思考,做点什么呢?
之前国内制造业形势较好,生产订单爆满,出口海运一舱难定,一箱难求,出口货物积压等。但仔细想想,不利的因素也有很多,最主要的就是石油化学工业、铁矿石、煤炭等原材料大宗商品普遍暴涨,而终端产品的价格变化不大。在无数订单像雪花一样飞向中国的同时,我们也要冷静下来问问自己,有未曾发现这个揪心的事实,国内的制造企业“赢得了订单和产能却没有提高利润”,这能够说是中国制造业的悲哀。
关于拉闸限电的原因和目的,网上的分析很多,这里简单罗列一下,不做专门的分析和评价:
抛开拉闸限电的表象,从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、发展模式、发展本质的方面出发,在当前工厂产能被限制的情况的,企业该做出哪些思考和努力。
一、转变认识,重新定位。制造业是国之根本,尤其是高端制造业,而工业生产又是碳排放的大头,在双碳政策的加持下,国家一方面鼓励制造业的发展,一方面在能耗“双控”上会慢慢的严格。回到制造业的发展规律,传统的“低小散”、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一定会被摒弃掉,产业结构性调整,淘汰落后产能,限制低端制造模式,将高污染、高能耗、高排放、高浪费转变为、绿色、低碳、环保、可持续、生态化,这会是一个长期引领和鼓励发展的方向,从各个省份地区在树立绿色工厂示范就足以见端倪。所以制造企业要转变认识,抛下旧思想和小农思想,不能再单纯依靠低价扩充产能去抢占市场,谋求发展的百年大计,要重新定位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角色,主动调整产品和服务的结构与模式。可以做低端的产品,抢占低端的市场,但一定不能以落后的生产和服务模式,只是赚取产品的加工费。未来单一的产品制造模式将会逐渐丧失竞争力,产品创新+服务延伸将会更受重视。
二、思考战略,寻求差异。国内很多企业单纯模仿,缺乏创新,更缺乏发展的策略研究和紧密合作精神,这是极为不列的。在中国制造业中,超过95%是中小制造企业,解决了70%以上的就业问题,虽然中小企业越有活力,中国的制造业体系也就越稳固,但如今内卷内耗极其严重。很多地方的中小企业和作坊企业,产品同质化严重,低价竞争,相互挖人,造成了极大地浪费,把产业链上下游大部分的利润拱手让人,这是十分可惜的。当前国家在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这不是强调物理位置上的集聚,而是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重新分工,加强协同和协作。依靠一两个企业壮大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几乎是不可能的,最需要的是中坚力量。当然完整的产业链集群也不会依靠一两款配件,更对的是寻求差异化,加强链间的合作,形成真正的闭环。今后在企业之上还会有平台和产业链,企业单打独斗或者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逐渐消失,找准发展定位,拓展差异化业务将会慢慢的重要。
三、练好内功,强化外功。多年来都一直强调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非强国,究其根本,主要是制造业的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,如关键的装备、软件技术、核心零配件、核心的工艺等。从产业链上看,国内的制造业从事中间制造环节居多(来料加工),甚至有些行业和企业不存在设计和研发,在国内没有打通上下游,这就容易被国外上下游企业绑架,压榨利润,最终往往赢了订单,输了利润,只赚取了微薄的加工费,所以当前国家一直强调建链、强链、补链。中国制造业近40年的发展,由于发展的特点,有些企业过分强调做大做强,误以为做大就能做强,实则外强中干,重视订单、销售,看轻研发制造,设备利用率极低,能耗污染很大,当前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大约是美国的20%,德国的30%,部分领域甚至比不上印度。国内很多企业干的多,思考总结的少,就像中学生,买了很多试卷刷了很多题,却没有花时间好好去复盘分析错题,强化薄弱环节。对于制造企业而言,对外要强化上游的供应链,拓宽第二梯队甚至是第三梯队的采购渠道,尤其是基于国内的采购渠道,同时也要深化与下游的交流合作,这个时间段是更适合对上下游做一个全面的调研和梳理,必要时可以放弃一些合作。对内也需要对设备、物料、车间、管理、业务做出全面的梳理,对一些完成的订单和项目进行复盘,往往内部的一些小问题、小细节最后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、运转效率和业务质量。
四、回归初心,以人为本。未来制造业的竞争,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,虽然装备、工艺和渠道等都很重要,但这都能够理解为人能力的延伸,工匠精神的载体还是人才,所以以人为本是不变的话题。近年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制造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、用工贵、留人难,甚至是出现了用工荒,有些企业天天在招人。简单分析一下,全社会几乎是不缺人的,而制造企业面临用工荒的难题,那人究竟去哪里了呢?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呢?其实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处理问题、创造价值的人(姑且称之为人才吧),底层的搞生产的工人可以靠自动化装备和机器人进行弥补(机器换人),但掌握工艺、重要技术、生产经验的人员其实是最影响生产节奏的。单纯依靠招人挖人是不能从根本上处理问题的,企业要逐步建立起人才教育培训制度和体系,数字化的经济时代,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将会企业长久发展的主要的因素。尤其是对于注塑企业而言,富有经验,具有工匠精神的注塑工程师,具有数字化意识和能力的管理人才,能独挡一面,具有开拓精神的数字化总工人才,这在今后会是一个大缺口。在当下这个难得的空闲期,是更适合组织员工素质培训和素质拓展,统一思想认识,消除管理障碍,强化专业技能,优化工作效能,为新型人才团队的建设和水平提升做好铺垫。
五、做好转型,数字赋能。当前国家提倡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在有节奏的进行产业体系调整,逐步淘汰落后的产能,劝退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,到了企业侧,就是要做好转型升级工作,这就涉及到转什么、往哪里转、怎么转的问题。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工业网络技术,把新技术、新理念、新模式、新业态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,真正落实数字化转型工作,做好智能工厂建设慢慢的变成了大势所趋。所谓谋定而后动,在没有想清楚几个基本问题之前,贸然采取行动是非常不可取的。之前很多企业也借口订单业务多,没有工夫着手这项工作,在当下这个相对空闲的时机,反而能够直接进行完整的梳理和一些准备工作。
先简单谈谈需要理清楚的几个基本问题:企业到底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?准备花多少时间和金钱去解决?期望达到什么效果?怎么样找到靠谱的人和技术去实现?是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?转型后员工该如何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内容和方式?针对这样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先做出一些准备和尝试。
1、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。广大中小制造企业要转型,务必要量体裁衣,可参照同行的探索,明确自己的需求,把问题和需要按照重要性、紧迫性及需要投入的代价做出基本的分类。例如了解在现有条件下,最影响生产和运营的环节,找到木桶的最短板,明确哪些环节可以集中精力直接改进,哪些是技术不成熟,代价太大,需要三到五年后再解决的,是通过买设备,培养人才还是上线一些新的技术和系统。这样的内容梳理好了,在实施阶段将会事半功倍,减少投入并少走弯路。
2、做好企业的精细化管理。国内很多企业是一流的设备,却很难做出一流的产品,提供一流的服务,究其根本,除了技术外,更多是的管理落后。很多生产环节、业务环节没做好总结固化,完全靠人治凭经验,甚至是拍脑袋,一旦负责人离职,一手信息就会丢失,要重新梳理,费时费力且效果极差。若想在推进工厂数字化、智能化的进程中做到事半功倍,务必先做好精细化管理,尤其从生产车间做起,比如把生产的一些要求和步骤流程化、规范化、扁平化,当然一定要文字化,做好传承。
3、深入了解政策和行业案例。近期国家和地方都推出了很多政策去支持智能工厂建设、绿色工厂建设、企业上云用云等,作为企业负责人而言,一定要充分研究这些政策,把握时机,减少自身投入的金钱上的压力。同时多了解同行的成功案例,尤其是跟自己情况相似的企业是如何明智的选择供应商,如何实施的,这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走弯路,犯低级错误。CIM 2021也会在活动现场邀请业内人士分享注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、经验、教训和心得。
4、做好管理层的人员培训。做好数字化转型不是一朝一夕的,更不是单纯的一把手工程,一定要做好全局把控、整体设计,要求上下同心,内外联动。高层管理人员一定要思想和认知一致,这就要及时组织和参与专业的培训,有意识的培养数字化人才,强化专业技能,提高数字化认识,让管理层更好的理解企业各环节的真实需求,优化生产和管理节奏。
当然此阶段值得注塑人士去思考和准备的事情还有很多,未来三到五年内,市场将会更为复杂,国际形势可能依然不够乐观,对于制造企业而言,来自市场的压力和政策加持会强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能否甩掉低散乱的帽子将决定是不是生存下去。
立足现状,瞄定未来,2021中国国际注塑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2021年年会邀您一起参与,共同开启注塑产业技术创新和智能工厂建设新时代!
上一篇: 注塑机行业市场规模 注塑机行业市场投资风险及发展现状分析2023
下一篇: 伊之密:公司的基本的产品包括注塑机、压铸机、橡胶机等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塑料结构件、金属结构件等汽车行业是的应用场景之一